close

      物聯網(The Internet of Things)是在1999年提出的,

它的定義很簡單:把所有物品通過射頻識別等信息

感測設備與互聯網連接起來,實現智能化識別和管理。

物聯網通過智能感知、識別技術與普適計算

泛在網路的融合應用。

       傳統的互聯網用戶瀏覽網站時是點擊按鈕或者鏈接,

從一個頁面跳轉到另一個頁面,有意識的跟網站發生交互行為

之後留下行為信息。但是物聯網卻能在用戶還沒意識到的情況下

,就完成了信息的蒐集。在物聯網的世界就好像充滿了隱形的

按鈕,當用戶進入某一特定場景就會觸發相應的按鈕。

小到信用卡刷卡器,大到整個房間,它們都能感知你的行為

做出相應的響應。比如飛利浦的智能電燈Hue,就能在感知到

主人離開房間以後自動關閉。

物聯網應用.JPG 

        物聯網公司將我們每次觸動按鈕的時間還有觸動按鈕之前

的行為,以及其它一些相關變量聯繫起來分析,便能對我們的

生活軌跡加以描繪。通過物聯網,對我們的行為進行感知及預測。

比如早晨,你的房間能夠通過你的智能手環感知到你醒了,

於是自動提升房間的溫度,關閉安全系統,還會貼心的為你煮

上一杯咖啡。

        物聯網的發展方向是將不同生活場景蒐集到的用戶信息,

從你的位置到你的關係網成員,整合到一起。這也大數據的基礎

僅僅知道你在什麼地方並沒什麼大不了的,但是通過整合的信息流

可以知道還有哪些人也和你出現在相同的地方,計算出你患上流感

的概率,找出數據之間的關聯是讓數據發揮作用的關鍵

Google Now 就是展現這個技術潛力的一個很好的例子,當你開始

使用它時,你的郵件、聯繫人、日曆、社交媒體、瀏覽記錄、位置

信息都會被 Google 加以利用分析,進而向你推送你身邊發生的新聞,

或者是你正在看的電視節目的信息。還有一些公司通過追蹤用戶的

日常生活軌跡,從而得到他們在不同時間最容易出現在什麼地方,

並跟廣告商合作,實現廣告在特定的時間和地點的精準推送

         物聯網跟互聯網的區別並不是給我們提供另一種方式來告訴

電腦我們想要什麼,而是透過感知我們的行為,自動做出響應,

並將自己的動作同步到雲端。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未來跟電腦

的互動是告訴它不要做什麼,直到它們能夠適應我們的生活軌跡。

Gartner 預測,2020 年穿戴裝置全球出貨量將達 5 億個,周邊市場

規模也將成長至 400 億美元——物聯網經濟蓄勢待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eter-Dr.Chu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